99學年度第二屆蓋夏論壇大師--黃春明先生
*推薦詞
黃春明先生是台灣國寶級的藝術大師,也是當代非常重要的小說家、劇作家,更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家。他的才華洋溢,更榮獲國內象徵最高榮譽的藝文獎項,得到第二屆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之文學獎」最崇高的殊榮,這意味著黃春明先生的文學成就與貢獻,已獲得國內一致的肯定。至今為止,黃春明先生得到國內特殊的殊榮甚多,計有:
1、1967年,以〈男人與小刀〉獲「台灣文藝獎」。
2、1980年,獲吳三連小說類文學獎。
3、1998 年,獲第二屆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之文學獎」。
4、1999年,以小說集《放生》獲聯合報「讀書人1999最佳書獎文學類」。
5、1999年,以小說集《放生》獲「1999年台灣本土十大好書」。
6、1999年,以小說〈兒子的大玩偶〉獲香港亞洲周刊評選「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」。
7、1999年,以小說〈鑼〉獲聯合報「台灣文學經典」三十肯定。
8、2000年,小說集《放生》獲八十九年圖書出版金鼎獎。
9、2000年,小說集《放生》獲「推薦優良圖書」團體獎。
10、2000年,小說集《放生》獲第廿三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。
11、2000年,小說集《放生》獲聯合報1999年讀書人十大好書。
12、2000年,小說集《放生》獲中央日報中央閱讀1999十大好書榜。
13、2000年,小說集《放生》獲台灣筆會、台教會、台教聯盟等選出的本土十大好書。
14、2006年,獲第十三屆「東元獎:人文類-社會服務項目」。
15、2006年,獲第七屆「噶瑪蘭獎」。
16、2008年,獲佛光大學人文學院文學榮譽博士。
17、2010年,獲頒第二十九屆行政院文化獎。
黃春明先生的文學成就,最初奠基於小說文類上,最後開枝散葉,更擴展到文學教育與鄉土教育的範疇上。他的小說大多描寫小人物的傳奇故事,因能苦其所苦,他選擇以哀矜的悲憫之筆,寫出下層社會中,謀求生存的市井小民最卑微也最頑強的生命,塑造多位我們嫻熟的人物:坤樹、青番公和白梅等;他們以不怨天尤人的生命態度,堅強與命運搏鬥,從中淬煉出人性的光輝、良好的質素,最令我們動容。而這樣感人甚深、文筆精練的作品,不只成為文學教育的最佳範本,讓社會暨人文學院的學生從而理解,身為一個創作者,如何能從日常生活中,去鎔鑄典型人物和事件的重要竅門;先生的諸多作品,也演示了嚴謹而完整的藝術形式與豐厚、紮實的生命內涵,相得益彰的具體成果,奠定了台灣鄉土文學宏偉的巨塔。先生的小說更以關懷社會、同情弱勢族群為重要主題,鋪陳了幽默可笑、感人至深的情節,藉以反映當代台灣社會變遷的多重困境,以及在這片土地上曾經辛勤奮鬥的靈魂,不論刻劃的是一個小小的油漆匠、或是農夫、或是廣告人,都促使著我們去思考在各行各業之中,每一個人活存於世最重要的價值,小說本身就已是生命教育最合適的教材。
黃春明先生對自己成長土地的深刻情感,飽含濃郁的鄉情。他以鮮活親切的方言、鮮明的地域性,刻劃這些小人物在面對生活考驗時,依然保有人性的尊嚴與昂然的態度,使得讀者閱讀小說時,總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喜怒與哀愁,竟神奇地與腳下這塊土地緊密相連,開始對自身鄉土與家族故事、母語、風俗習慣、信仰文化、甚或是台灣的歷史,有了更親近的感受,很自然地,情感上的認同漸次轉化為空間的認同、文化的認同,更進一步體悟到,在這塊土地上,曾有過美好的倫理價值和文化記憶。這樣的一位文學大師畢生的整體成就,十分吻合本校大師頒設獎座的宗旨。
黃春明先生深耕文壇近五十年,很少作家跟先生一樣,擁有堅強的意志與耐力之外,更能以多元創新的方式,迎接時代嚴峻的挑戰,更時時叨唸著教育的重要意義,最後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教育的行列,身體力行,繼續實踐藝文教育的核心價值。眾所皆知,他不只是位資深的文學家,已出版多本小說創作、散文與劇本,除此之外,他更以多重的身分關懷社會。70年代時,他曾擔任編劇,策畫「貝貝劇場--哈哈樂園」,引起全台轟動;又拍攝紀錄片《芬芳寶島》,以紀錄片的方式,引領風騷,開啟了鄉土關懷與鄉土報導的新潮流;後來,先生出版了臺灣民謠記事《鄉土組曲》,決意要從音樂上,進行鄉土意識的扎根運動。在80年代時,楊德昌、侯孝賢、柯一正、吳念真與朱天文聯手打造台灣新電影浪潮時,新電影就彷彿像野火燎原一般,席捲了全台,推出在形式與體裁上極具創新的電影,一新觀眾耳目。黃春明先生也在這場盛宴中缺席,他的多篇小說如:〈兒子的大玩偶〉、〈小琪的那頂帽子〉、〈蘋果的滋味〉、〈莎喲娜啦‧再見〉、〈看海的日子〉、〈我愛瑪莉〉、〈兩個油漆匠〉,因富有強烈的人道精神神受到矚目,後改編成劇本,而黃春明先生更曾多次擔任編劇,改編自己的創作。黃春明先生的加入,也使得這些電影不但具有自主美學的優勢,更具有豐富的社會視野和鄉土關懷,展現了新寫實美學的動人力量。
近幾年,黃春明先生除了繼續書寫小說與散文、新詩之外,也把重心擺放在兒童文學、兒童戲劇、鄉土教育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工程上。92年先生開始協助宜蘭縣政府,主編鄉土語言教材《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-河洛語教學手冊、錄音帶》、《本土語言-河洛語系注音符號簡介》。93年編導歌仔戲《愛吃糖的皇帝》、《新白蛇傳I—恩情、愛情》與編導兒童劇《掛鈴噹》。更與日本HITOMIZA人形劇團技術合作,編導大型現代人偶劇《外科整型》。93年時,先生開始為小朋友寫了許多充滿想像力的童話故事,讓幼童除了閱讀西方童話故事之外,也對本土性的傳說與圖騰,有更深刻的認識。「黃春明童話」以俏皮靈動的筆調或圖像,溫暖幼童的想像世界。88水災發生後,劇團更多次遠至災區義演,企圖以藝術的力量,撫慰災區幼童受創的心靈。94年,先生在宜蘭號召了一群熱情的朋友,創辦了以推廣文學為主旨的《九彎十八拐》雙月刊,藉由月刊的發行,分享許多精采的文章,並凝聚國人對宜蘭這塊土地豐沛的情感。同年創設了「黃大魚劇團」,到全省巡迴演出,試圖以戲劇的力量,召喚小朋友的創作潛力,不斷澆灌更廣大、更寬容、更無分別心的心靈版圖。劇團成立後,更戮力推動「把劇場帶進校園」,帶領子弟兵至偏鄉校園公益巡演。同年先生成立「吉祥巷工作室」,進行多次的田野調查,致力於宜蘭地方志的撰寫。
黃春明先生以卓越的才華和奉獻的態度,深耕於文壇近五十年。他的作品感動了無數的讀者,他的演講更是精彩萬分,聆賞過先生演講的聽眾,總是激切地讚賞先生能將睿智的人生智慧,巧妙地轉化為逗趣詼諧的經驗分享。我們非常希望能將「靜宜大學蓋夏論壇大師講座」的獎盃,由校長親手頒發給先生,除了肯定先生在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地位之外,也讚賞先生對於當代文壇與社會具有深遠的影響,感謝先生為文壇無私奉獻了五十年。
瀏覽數: